4月29日,記者從省生態環境廳舉行的持續發力打好“十四五”碧水保衛戰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,2023年以來,我省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,深入學習貫徹全國、全省生態環境保護大會精神,堅持精準治污、科學治污、依法治污工作方針,統籌水資源、水環境、水生態治理,堅持綜合治理、系統治理、源頭治理,扎實推進“保好水、治差水、護飲水”行動,深入打好碧水保衛戰,全省水生態環境質量改善提升。
2023年,全省國控斷面優良水體比例94.1%,為歷史最好;劣Ⅴ類水質斷面比例1%,為歷史最少。其中,紅河、怒江、伊洛瓦底江流域國控優良斷面比例均為100%,瀾滄江流域為95.7%,長江流域為90%,珠江流域為90%;納入污染防治攻堅戰成效考核的4項涉水約束性指標均超額完成國家下達的目標任務。九大高原湖泊水質總體穩中向好,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工作更加扎實,赤水河(昭通段)入選全國第二批美麗河湖優秀案例。
全省上下深入打好碧水保衛戰,改善提升水生態環境質量。深入推進水質提升攻堅,以劣Ⅴ類水質斷面脫劣集中攻堅行動為牽引,堅決把集中攻堅作為深入打好碧水保衛戰的“第一場硬仗”來打,強統籌、明任務、優措施、建機制、夯責任,全力以赴推動全省地表水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。
深入推進“湖泊革命”,全省生態環境系統貫徹落實省委、省政府關于深入推進“湖泊革命”攻堅戰部署要求,結合職責,推動九大高原湖泊保護治理實現從“一湖之治”向“流域之治”到“全域聯治”的重大轉變,九大高原湖泊保護治理穩中向好。
深入推進飲水安全,印發實施《云南省“護飲水”三年專項行動方案》,圍繞“劃、立、治、測、管”工作,部署8項具體任務,蹄疾步穩推動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進入新階段,穩步提升飲用水水源地保護治理能力。
深入推進源頭治理,全省生態環境系統緊盯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、工業園區水污染、長江總磷污染控制、城市黑臭水體等工作目標任務,以嚴格高效、精準治理的措施持續用力,并作為當前和今后重要任務來抓,推動水固定污染源打基礎、利長遠的工作,固定污染源監管質效進一步提升。
2024年,是確保我省重點流域水生態環境保護“十四五”規劃順利收官的關鍵一年。省生態環境廳相關負責人表示,將按照“3815”戰略發展目標要求及工作部署,堅持穩中求進的總基調不變,按照保質增量的總目標推進,凝心聚力推動污染防治攻堅戰中的涉水標志性戰役,保障全省水生態環境質量穩中向好,助力全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。